办公空间的形式不断变化,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把视角放到最核心、最底层的问题上来:办公空间,它到底为何而存在?
办公室的概念诞生至今,它的内涵已经发生巨变。仅仅是关于格子间和开放空间哪个更优的讨论已经发生好几个回合。但我们实际需要的,是把视角放到最核心、最底层的问题上来:办公空间为何而存在?
不断变化的团队协作方式
工厂车间是最早的工作空间形式之一,为了流水线化的生产方式而设计。随着工业继续跃进,电梯发明、摩天大楼盖起,人们走进城市的钢筋丛林,坐进格子间,办公空间释放了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,更丰富的协作方式变成可能。自那以后,流水线的线性合作方式不再是团队协作的唯一形式。技术的进步也加速了人们在工作场所中的灵活性。原本需要面对面才能完成的协作,现在变成了打开摄像头就能完成的事。可移动的模块化家具让空间布局不再具有定式、能够灵活切换,反之又激励创新。
企业文化与人才战略
随着商业竞争变得激烈,企业意识到他们需要用更加主动的姿态,从多个方面去吸引人才。办公空间是一个重要因素,它直接影响求职者对企业文化的感知。尤其在社交媒体时代,办公环境的“颜值”是公开的信息,它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和个性,是认识一家公司的直接方式。对于转型中的企业而言,办公环境的改造更是一个宝贵的机会,来向员工和外界传达演进的文化、演进的理念。
关注年轻世代的个体需求
新进入职场的“95后”是主张个性的一代。他们期待获得社群的共鸣,也渴求自我意识获得关注。对他们来说,理想的办公环境既要提供归属感,也要充分满足个人化的需求。这一代年轻员工注重整体的生活质量,他们认为兴趣与工作同等重要;他们渴望得到认可,期待企业提供职业成长和技能提升的机会;他们不仅在乎在哪里工作,也在乎和谁工作;他们关注企业的文化是否与个性匹配,办公环境是否让他们感到不受拘束。
企业很难完全满足年轻员工的全部需求。但是,如果能够善用每一次变革管理的机会,通过邀请员工参与到办公空间的营造中,也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,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声音被倾听和照顾。企业需要意识到,未来的办公空间不仅为了“工作”,也要提供学习、休憩、团队建设和有治愈力的环境。毕竟,当员工感到满意才有可能激发生产力和归属感,为企业的长续发展提供支持。
将个体员工、团队协作和企业文化“绑定”在一起来看待问题,企业会获得更加全面的视角,来打造有利于整体效益的办公环境,提升人才吸引和留存、生产力与效率和长期的稳定发展。